中國電煤采購價格指數(CECI)編制辦公室發布的《CECI周報》(2023年7期)顯示,進口指數到岸綜合標煤單價本周小幅上漲。采購經理人分項指數中,供給和需求分指數處于擴張區間且環比下降,庫存、價格和航運分指數處于收縮區間且環比上升。
本周,用電量迅速恢復,節后經濟快速恢復,發電量環比繼續大幅上升,氣溫回暖,供熱量基本持平。電煤耗量和入廠煤量均有所上升,電廠煤炭庫存環比繼續下降。2月16日,納入統計的發電企業煤炭庫存可用天數16.1天。
產地方面,榆林區域看空情緒濃烈,買方多保持觀望,多數煤礦市場煤交易稀少,價格承壓連續大跌后依舊難獲支撐。鄂爾多斯區域銷售情況延續低迷,多數煤礦庫存高企,價格持續明顯下調。
港口方面,隨著價格持續大幅下跌,買方詢盤略有增加,市場看空氛圍略有緩和。目前來看,利空因素仍占據絕對上風,但是受集港成本倒掛和短期下跌過快影響,部分賣方傾向于觀望市場再做打算,繼續降價的意愿開始減弱。
本期,CECI進口指數到岸綜合標煤單價1340元/噸,較上期小幅上調2元/噸,環比上調0.1%。進口方面,中標價格維持平穩,價格有所收窄,相比低卡,中高卡煤仍有一定下跌壓力,終端沿海電廠整體庫存偏高,采購多以剛需為主,招標訂單有限且還價較低,貿易商銷售不暢,只能被迫低價出售,投標價格承壓下跌,電廠到岸投標價較低。部分電廠陸續釋放3月份招標,后續進口煤價有望收窄維穩。
本期,CECI采購經理人指數為51.07%,連續2期處于擴張區間,環比下降0.27個百分點。分項指數中,供給和需求分指數處于擴張區間且環比下降,庫存、價格和航運分指數處于收縮區間且環比上升。供給分指數為54.59%,環比下降1.30個百分點,連續3期處于擴張區間,表明電煤供給量繼續增加,增幅有所收窄。需求分指數為50.92%,環比下降0.69個百分點,連續2期處于擴張區間,表明電煤需求量繼續增加,增幅有所收窄。庫存分指數為49.33%,環比上升0.13個百分點,連續3期處于收縮區間,表明電煤庫存量繼續下降,降幅有所收窄。價格分指數為44.18%,環比上升2.54個百分點,連續9期處于收縮區間,表明電煤價格繼續下降,降幅有所收窄。航運分指數為48.54%,環比上升1.09個百分點,連續9期處于收縮區間,表明電煤航運價格繼續下降,降幅有所收窄。
本周(2月10日至2月16日),納入統計的燃煤發電企業日均發電量,環比(2月3日至2月9日,下同)增長5.9%,同比增長12.8%。日均供熱量環比增長1.7%,同比減少18.5%;電廠日均耗煤量環比增長3.9%,同比增長10.4%;日均入廠煤量環比增長6.1%,同比增長10.4%。
2月16日舉行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中國企業進口澳大利亞煤炭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國對煤炭進口實行自動許可管理。企業根據生產需要、技術變化、國內外市場情況等,自主決定采購進口煤炭,屬于正常商業行為。中澳互為重要經貿合作伙伴,雙方經濟結構高度互補,雙邊經貿合作互利共贏。當前兩國經貿關系正面臨重要窗口期,雙方應共同努力,為經貿合作注入更多積極因素。
根據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監測匯總數據,2月16日,全國貨運物流有序運行,其中國家鐵路貨運繼續保持高位運行,運輸貨物1089.1萬噸,環比增長0.34%;全國高速公路貨車通行737.2萬輛,環比增長1.91%。
綜合以上分析,建議:一是主產地煤礦產量逐步恢復,工業企業復產進度加快,電廠庫存略有去化,但總體水平依舊較高。考慮臨近傳統淡季,后期需求釋放的持續性仍有待觀察,根據自身庫存水平及長協合同兌現情況適時進行市場采購。二是據國家氣象局消息,18日至20日,東北、新疆、西藏、青海等地部分地區有小到中雪,其中,吉林東部、新疆南疆西部山區等地局地有大到暴雪,相關地區保供任務依然嚴峻。三是總結梳理2023年度電煤中長期合同簽訂工作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及時跟蹤已簽長協煤合同兌現的實際情況,及時向省級主管能源部門溝通協調。
上一篇:電煤持續下跌,煤化工近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