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千伏某配電線路開關分閘?!?月11日,國網天津薊州供電公司新型電力系統中心源網荷儲協同管控平臺發出語音告警提示。“以前,我們平均每天要查看5000余條配網告警信息?,F在有了AI研判和語音提示,任何重要信息都不會漏掉,我們可以更精準地分析電網運行態勢?!彼E州供電調度員王成帥介紹。
近年來,天津市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推進,新能源占比不斷提升。隨著分布式光伏、電動汽車等新型負荷大量接入,電網從單向輻射網絡轉型為多源隨機交互的新型電力系統,配電網的運行方式也越來越復雜。為有效開展新形勢下的電網數據智能分析,積極推進配電網智能化轉型,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加快建設“電力+算力”深度融合的新型智能運維模式。
提效率 發現即處理
“如今,新型電力系統中心源網荷儲協同管控平臺依托大模型能自動解析配網告警信息,相當于在系統內配置了一名‘AI智能助手’,第一時間篩選關鍵信號,幫助查閱保護定值,通過語音播報提示監控人員,顯著提升告警響應速度。同時,通過建立‘智能研判+語音告警’的信息處理機制,大幅提升配電網突發異常的識別和處置效率?!彼E州供電運維檢修部變電室主任辛曉虎介紹。
在智能識別告警信息的基礎上,天津電力源網荷儲協同管控平臺同步打通了與“i國網”平臺的信息交互。當監測到異常信息時,平臺可實時、精準地將信息推送至對應運維、檢修人員手機上,實現“發現即處理”,并自動上報,平臺協同處置能力實現“零延時”。同時,系統擁有強大的智能歸納與分析能力,如同“數據管家”將每日采集的海量告警數據,自動生成規范化日報、月報、季報和年報,輔助工作人員全面掌握配網運行態勢。
智能化 解放勞動力
為了增強配電網對分布式光伏的承載能力,天津電力首次采用“大模型+工作流”技術,自主研發了“告警智能研判”“線路態勢感知”等AI應用,替代人工對負載率、電壓平衡等關鍵指標進行實時監測和風險預警,實現精準定位潛在問題區域,為制定運維策略提供有力支持。
“隨著大模型技術的持續突破,我們在能源管理、智能電網、智能調度等方面進行了更多嘗試,向著打造更穩定、更安全、更智能的技術路線不斷邁進。”天津電力數字化部技術處處長鄭劍表示,“我們堅持以業務需求為導向,統籌算力資源,部署光明電力大模型,賦能基層單位創新應用,將業務人員從繁重、重復、低效的勞動中解放出來,不斷提升電網運行的精細化、智能化水平?!?/p>
從人工調度到智能監控,從海量數據瀏覽到精準智能分析,天津電力不斷探索配電網智能運維新路徑,推動電力與算力協同賦能,以光明大模型為核心,采用“經驗+數據”雙驅動架構,開展基于數據的電網建模,突破傳統機理模型的依賴,電網作業方式、服務模式、管理模式實現全面升級。
上一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