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創新驅動 激活發展新動能 努力打造“人工智能+”一流企業
中國石油黨組成員、總會計師 周松
發展之道,創新為要。人工智能作為當今時代最具顛覆性和創新性的技術之一,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將對全球能源企業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推進“人工智能+”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了到2027年、2030年兩個階段加快構建能源與人工智能融合創新體系的總體思路和愿景目標,部署了“人工智能+”電網、能源新業態、新能源、水電、火電、核電、煤炭、油氣等八個方面重點任務,提出了數據、算力、模型等關鍵技術攻關方向,強調了組織實施、協同創新、標準規范建設、人才生態培育等六個方面的保障措施,為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與能源產業深度融合,支撐能源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了路徑指引。
一、全面落實《實施意見》總體要求,持續優化“人工智能+”頂層設計
準確把握人工智能發展趨勢和規律,強化戰略思維和系統思維,大力推動“傳統產業+AI”和“AI+新興產業”協同發展。
一是堅持前瞻性謀劃。《實施意見》面向2027年,提出人工智能賦能能源核心技術取得顯著突破的階段性目標,面向2030年,提出能源領域人工智能專用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愿景目標。中國石油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戰略,持續增強“看桅桿”的能力,勇做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聚焦“人工智能+”能源,研究制定科技創新、產業創新、管理創新等的重點舉措重點任務。
二是堅持系統性布局。《實施意見》提出推動五個以上專業大模型在油氣等行業深度應用,探索百個典型應用場景賦能路徑,能源領域人工智能技術實現跨業務場景賦能。中國石油將強化人工智能產業應用關鍵技術研發,以產業需求牽引創新方向、打造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策源地,以產業應用加速創新迭代、打造新模式新業態聚集地,加快構建開放、共享的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良好生態。
三是堅持體系化推進。《實施意見》提出以拓展人工智能與能源領域深度融合應用場景為重要依托,以提升能源領域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技術水平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中國石油將圍繞持續推動能源生產、市場營銷、經營管理、科技研發、公司治理的變革升級,把人工智能廣泛深度融合全產業鏈作為重點工作,著力推進單點智能邁向全產業鏈智慧。
二、聚焦數據、算力、模型等關鍵要素,不斷夯實“人工智能+”發展基礎
深入開展數據、算力、模型等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加速昆侖大模型能力演進,是推進“人工智能+”行動走深走實的技術基礎。
一是打造行業高質量數據集。《實施意見》提出推動數據智能標注、智能增強、數據合成等技術應用,加快形成能源領域高質量數據集。中國石油將深入實施數據效能提升行動,統籌推進行業通識、專識數據集建設,高質量開展數據收集、處理、標注等工作,用好存量數據,做優增量數據,持續提升行業數據質量和多樣性,建立數據貢獻考核機制,切實提高訓練數據質量,推進行業數據規模化、常態化供給,夯實大模型發展基礎。
二是筑牢算力基礎。《實施意見》提出開展多元異構算力統一調度、算力池化等關鍵技術攻關,提升智算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算力中心綠電比例。中國石油將集約化開展綠色智算中心建設,適度超前配置通算、超算、智算等多元算力,推動“云邊端”算力泛在分布、協同發展,打造自主可控、靈活擴展、智能調度的算力底座,為模型的訓練、推理和應用部署提供強大的計算保障。
三是加速行業大模型能力演進。《實施意見》提出加大多智能體協同、可解釋性、模型輕量化推理等技術的研究,持續深化機器視覺、多模態、時序預測等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在能源領域的應用研究。中國石油將持續優化行業大模型攻關方向和實踐路徑,進一步細化行業、專業和場景大模型的功能定位和劃分原則,統籌做好各層級大模型迭代升級,持續提升行業大模型的知識問答、深度推理、多模態內容理解與生成、科學計算等能力,更好推動人工智能深度融入行業發展。
三、錨定“人工智能+”油氣,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行業引領性的創新應用
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應用正在引發鏈式變革,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加速躍升,大力推動“人工智能+”油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國石油將加快提升研發、生產、經營、服務等環節的智能化水平,驅動“技術—產業”雙向賦能,打造更多具有鮮明行業特色、廣泛推廣價值的典型案例。
一是著力拓展“人工智能+”油氣的深度與廣度。《實施意見》提出聚焦跨專業協同研究、現場作業操控、生產運行管控等方向,推動勘探地質目標智能評價、開發方案智能優化、鉆井壓裂等作業參數智能調整、煉化裝置智能運行。中國石油將圍繞勘探開發、工程技術、煉化生產、新能源等領域,加快智能體研發,推動應用場景創新,改變人機交互方式,提升勘探精度與開發效益,優化裝置工藝參數,縮短新材料研發周期,以技術突破、模型普及、數據流通和生態繁榮推動產業鏈智能化升級。
二是積極推進具身智能研發應用。《實施意見》提出加快智能鉆機、機器人、無人機、智能感知系統等智能生產技術裝備的研發與應用,推動油氣產業鏈智能化建設。中國石油將深入開展具身智能感知、交互、決策及執行算法研究,加快多模態感知、自主導航、靈巧作業等技術攻關,研發加油、巡檢、消防等系列機器人,加快規模化應用。著力攻關生產操作機器人關鍵技術,加快打造智能化無人場站。
三是深入發掘數據要素價值。《實施意見》提出優化數據分享機制,確保能源數據全流程安全可靠。中國石油將強化數據統一管理,健全數據安全保障機制,完善覆蓋油氣產業鏈各環節的數據資源體系,建立廣泛互聯、資源集聚、生態繁榮、價值共創、治理有序的可信數據空間,打造多方協同、共建共治的生態體系。
四是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實施意見》提出重點培養具備能源系統知識、人工智能算法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通過產教協同增加復合型人才供給。中國石油將持續完善創新組織體系和攻關機制,將“揭榜掛帥”“賽馬制”等制度落實到研發一線。加大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等方面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著力打造一批既精通人工智能技術又熟悉油氣業務的復合型人才,激勵更多的年輕人在“年輕的事業”中展示才華、大顯身手。
中國石油將全面落實《實施意見》的部署要求,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發應用創新,奮力譜寫新時代新征程“數智石油”新篇章,為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