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博州—烏蘇—鳳凰Ⅱ回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日前宣布正式建成投運,標志著烏蘇750千伏變電站三期擴建工程成功完成。通過該工程,新疆北部750千伏超高壓電網實現了雙回路供電,伊犁、博州地區的外送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達到220萬千瓦。
新疆伊犁地區擁有豐富的水電資源,主要電力輸送目標為烏魯木齊昌吉電網和南疆電網。然而,富裕電力輸送需要經過博州、奎屯電網,然后接力送入烏昌負荷中心。目前,750千伏伊犁至烏昌電網的送電通道以單線單變為主,限制了送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伊犁—博州—烏蘇—鳳凰Ⅱ回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的建成將有效提高伊犁電網的送電能力,確保西部富裕電力可靠輸送。
據悉,該工程是新疆“十四五”電網規劃的重點項目,也是新疆750千伏主網架西天山環網的關鍵組成部分。工程線路起自750千伏伊犁變電站,途經750千伏烏蘇變電站,最終止于鳳凰750千伏變電站,總長約427.5千米,新建了910基鐵塔、12基換位子塔,以及新增150萬千伏安主變壓器1臺。該工程的動態投資額達20.7億元,于2021年6月20日正式開工建設。
工程的四分之三部分基礎設在天山山腳,余下的四分之一穿越天山山脈,涉及到100多座鐵塔的建設,海拔從620米到2500米。為了解決這一挑戰,工程采用索道運輸方式,成功完成了6000多噸塔材的運輸。同時,工程還推行深基坑一體化裝置,解決了深基坑開挖的難題。在放線施工方面,引入了集控可視化牽張設備,通過實時監控設備全程查看導線展放情況,有效降低了施工安全風險,提高了架線施工效率。
此外,工程線路的23公里和57座鐵塔位于蒙瑪拉森林公園內。工程團隊在初期實地勘查的基礎上,增加了1000萬元的投資,調整了線路路徑,使工程避開了2600余棵雪嶺云杉的砍伐。在建設過程中,鐵塔高度由45米升至56米,放線區段從9千米縮短到4千米,采用無人機展放引繩,全力保護了沿線云杉的生長。該項目的業主項目經理李俊表示,這些措施有效保護了環境,避免了不必要的生態破壞。
新疆伊犁—博州—烏蘇—鳳凰Ⅱ回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投運后,北疆地區的電網安全運行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富裕電力送出能力也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