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吉林電力科學研究院輸變電運檢技術班班長于群英帶領班組成員,對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1996臺大型充油設備的油色譜檢測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篩選出了41臺數據異常設備。于群英立即通知運維單位加強運維差異化檢測,并按照設備異常缺陷情況調整了跟蹤監測周期,確保春節假期變電站設備安全穩定運行。
自2015年入職以來,于群英一直從事變電主設備現場試驗檢測、故障診斷分析等工作。他跑遍了國網吉林電力所屬大大小小上百個變電站,參與了數百次現場試驗,在勤學苦練中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逐漸成長為業務骨干。2018年,他成為輸變電運檢技術班班長,帶領班組成員負責全省17座500千伏變電站的一次設備現場耐壓、局部放電試驗等任務。
2019年“五一”假期期間,于群英接到緊急通知,500千伏通化變電站一臺500千伏電壓互感器的保護系統發出斷線告警。他立即帶領兩名值班的班組成員趕往現場。到達現場后,于群英快速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做好分工,安排1名班員調取這臺電壓互感器近一周的電壓數據走勢并查看該設備的例行試驗數據,另外1名班員同步對電壓互感器進行紅外測溫。隨后,于群英結合電壓互感器的例行試驗數據和紅外測溫情況開展了綜合分析,發現故障互感器內部電容屏擊穿已達6.4%,屬于危急缺陷,需要立刻處理。
“設備內部已出現絕緣損傷,現申請緊急停電隔離故障設備,并加強保護系統二次電壓監測。”于群英隨即將故障情況上報至國網吉林電力設備部,聯系調度人員為故障設備停電,等待返廠維修,避免了設備故障可能導致的電網停運。
作為吉林電科院電氣試驗專業業務骨干,于群英十分注重做好班組內的“傳幫帶”工作。“我還是學徒時,師父教了我許多知識,對我幫助很大,我也要把自己的本事教給班組的年輕人。”他說。以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為導向,于群英把每次的現場作業當成技能教學的課堂,帶領班組成員仔細分析故障的成因和解決辦法。2021年,他還在班組牽頭組建了創客團隊,鼓勵班組成員將學到的專業知識和積累的工作經驗轉化為提高工作質效的科技創新成果。
干式空心并聯電抗器是一種用于無功補償、保證輸配電系統電壓穩定的設備。近年來,東北地區出現了多次干式空心并聯電抗器燒損故障,且相關故障多發生在氣溫較低的冬季。2022年,在于群英的帶領下,創客團隊開展了干式空心并聯電抗器包封絕緣材料、結構及模型的低溫特性試驗,研究包封微裂紋探測等多項技術,提出了通過監測功率因數變化量反應電抗器絕緣狀態的方法,研發了干式空心并聯電抗器匝間短路在線監測裝置,實現了干式空心并聯電抗器匝間短路故障預警和過電壓防護。目前,項目成果已在東北地區電網運維單位及相關電抗器制造企業應用。
三年多來,于群英帶領創客團隊研制的創新成果累計獲得50余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和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還獲得了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榮譽。輸變電運檢技術班曾獲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吉林省質量信得過班組等榮譽。
上一篇:為獨居老人 打造數字“安心老家”
下一篇:現場當作訓練場提升班組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