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為期兩天的“第5屆風電人工智能及智能運維大會暨第4屆海上風電建設與運維大會”、“2025全國風電行業輸電技術專題交流會”在南京圓滿落下帷幕。
第二天的大會由四川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周凱、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五級職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施令先后主持會議。
圖:四川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周凱
圖: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五級職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施令
延續昨天的精彩,7月11日,圍繞電線電纜缺陷定位及修復、海底電纜性能檢測、風電關鍵部件智能診斷與能效優化、風電場運維等議題,與會專家帶來精彩的演講報告。
11日上午
四川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周凱作《高山風電集電線電纜缺陷定位及修復技術研究》主題分享。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直流技術研究所副所長裘鵬作《柔性低頻輸電技術及工程示范》主題分享。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舟山供電公司海洋輸電技術研究中心施工室主任高震作《海底電纜性能檢測技術研究與實踐》主題分享。
龍源(北京)新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設備技術中心智能裝備所工程師楊樂作《新能源場站集電線路局部放電檢測技術交流》主題分享。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輸電所電纜技術專責、三級領軍技術專家于是乎作《大規模海底電纜工程風險預防及運維技術》主題分享(線上視頻分享)。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檢驗檢測中心電力電纜及附件質檢站業務工程師陶霰韜作《風電用輸電電纜試驗技術、典型故障與質量管控能力提升研究》主題分享。
浙江大學教授、博導王振宇作《風電關鍵部件智能診斷與能效優化》主題分享。
中國電建集團江西省電力建設有限公司旗下智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黃曉宏作《多模態感知與智能分析協同的風電場運維關鍵技術及應用》主題分享。
IET Fellow、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教授級高工張鋒作《風力發電發展技術方向與建設投運管理》主題分享。
11日下午
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有限公司新能源事業部副主任王瀟晨(遲世丹 代)作《全電量入市時代新能源項目的技術創新與發展趨勢》主題分享。
香港科技大學土木和環境工程系與跨學科學院教授、高級科學家周文生作《融合多源數據的深度學習與數字孿生技術支持風光電新能源運維》主題分享。
華潤電力華南大區廣東新能源公司發電部值班長林開龍作《風電機組傳動鏈振動集中監測診斷分析平臺》主題分享。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智能應用專責、高級工程師林晨翔(陳善梁 代)作《光明大模型賦能電力作業全過程智能管控》主題分享。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武漢科創園專業師張科作《海上風電領域的數字化創新與實踐》主題分享。
龍源(北京)新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智能裝備所主任助理李源作《基于多源數據的風電場智能預警分析》主題分享。
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李正農作《基于無人機風場實測的電力構件高空吊裝時風致擺動分析與預測》主題分享。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五級職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施令作《高山風電及風光儲充一體化項目開發實踐與經濟性測算》主題分享。
遠景智能Renewable總監-產品策劃姚穎作《基于AI大模型的資產運營新范式》主題分享。
運達能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科創研究院風功率預測研究專家、工程師雷天作《電力交易場景下的新能源氣象功率預測關鍵技術》主題分享。
廣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特聘副教授楊國作《基于深度學習的風電機組智能感知與故障自主預警技術研究》主題分享。
隨著政策支持、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的三重驅動,風電正從“補充能源”向“主力能源”加速蛻變,本次大會不僅為風電智能化升級提供了技術交流平臺,還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加速了AI、大數據等技術在風電領域的落地應用。
感謝各位專家、代表的參與,期待明年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