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河北電力經濟技術研究院自主研發的電力需求分析預測智能體投運。該智能體整合分析電力數據與外部影響因素,可為電網規劃、經營決策等業務提供精準支持,目前已在河北南網落地應用。
針對電力需求分析業務“領域廣、指標雜、數據多”的特點,河北經研院積極開展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創新打造電力需求智能體。該智能體通過“一腦三庫‘N’流”架構,推動業務實現數字化轉型。在具體建設中,河北經研院依托相關智能體開發平臺,構建起覆蓋大模型調用、數據處理、Python開發及工作流構建的全鏈條環境;建設全景數據庫,接入超3000萬條多源數據,實現異構融合與動態更新;搭建分類知識庫,收納70份數據報告、115份政策文件,完成向量化處理,為分析工作提供知識支撐。該院還集成自主研發的多階時序分解預測模型等工具庫,使智能體具備數據模糊檢索、多維度關聯分析、預測結果校驗、圖表定制生成、人機智能問答等功能,提升電力需求分析精度與效率。
在開發過程中,河北經研院制訂“外網數據更新+內網開發運行”的解決方案,實現數據與算力的本地化管控,在確保電力數據安全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提升開發效率和應用效果。同時,該智能體支持靈活接入和適配開源大模型,為后續智能體迭代升級提供了便利條件。
目前,該智能體已在河北南網“中長期用電量分析預測”“中長期負荷分析預測”工作中落地應用。經驗證,其效率較傳統人工分析提升超60%,預測準確率提升6個百分點,能夠為電網規劃、負荷預測及“電力看經濟”等業務提供更加高效、精準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