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南方區域電力市場連續結算試運行啟動會在廣州召開。會議指出,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建成了國內首個多省區、全主體參與、統一出清的現貨市場,進入連續結算試運行,是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初步建成的重要標志性成果,是突破省級行政區劃,優化電力資源配置的重大制度創新和平臺創新,是電力市場化改革的系統性創新和集成性突破。
“云南天朗售電有限公司完成現貨申報”“廣西桂國能源銷售有限公司現貨報價再次更新”……6月28日12時許,廣州電力交易中心電子交易大屏上數字翻滾,來自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區的發電企業和用電企業,正在開展南方區域電力現貨市場交易。從這一天起,南方區域電力市場轉入連續結算試運行,開啟連續結算、常態化運行的全新階段。
電力,作為難以大規模儲存的特殊商品,其價值隨時空變化而波動。過去相對固定的電價機制,難以精準映照這瞬息萬變的特性。如今,電力市場化改革向縱深推進,特別是區域電力市場的加速建設,“讓電力回歸商品屬性”正從理念走向現實。當電力能夠真正“隨需所動,暢通其流”時,從省級市場躍升至區域市場,更大范圍的資源優化配置正悄然改變著市場主體的行為邏輯,它們開始學會“逐水草(價值)而居”,敏銳地捕捉每一度電的時空價值,由此激發出前所未有的改革活力。
浪潮
市場主體活力競發
2013年12月27日,廣東舉辦首次電力集中競價交易。
“全區域現貨交易均價181元/兆瓦時,比今年5月短周期結算均價低1毛左右。”廣州電力交易中心電力交易員陳灝說。他指出,此前出清價格升高,反映出高溫天氣下市場電力需求旺盛,有效激勵了發電意愿并引導用戶節約用電。而近日的降雨帶來供需緩和,直接推動了現貨價格下行。陳灝表示:“這正是電力現貨市場實時傳導成本、釋放真實價格信號的體現。此時的價格回落,意味著區域內企業的用電成本下降,直接享受到了市場機制帶來的紅利”。
自2022年7月啟動試運行以來,南方區域電力市場累計穩定運行35個月。市場信號的精準傳導,正加速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強勁動能。
云南能投曲靖發電有限公司是滇東北重要電源支撐點,在電力市場化改革前,企業連年虧損。近年來,在各項改革舉措持續發力的加持下,該企業扭虧為盈,2024年全年發電量達54億千瓦時,實現企業盈利并超額完成能源保供任務。
“電力市場化交易及容量電價的推出,促進火電企業積極主動參與市場,直接與用戶談交易、論價格,我們的發展信心更足,也有了實現內部管理變革的底氣。”云南能投曲靖發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闊表示。
市場活力的釋放,不僅體現在供應端,更開辟出全新的零售賽道。售電公司作為連接發電與用電的關鍵紐帶,在區域電力市場形成業務范圍與交易規模進一步拓寬,部分企業敏銳捕捉到這一機遇,將業務擴展至外省。通過跨省電力資源的優化調配,企業有效降低了采購成本,提升了銷售利潤。
2024年,廣東淘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僅用一個半月時間即完成了在廣西的業務牌照全流程落地。該公司董事長胡偉恩表示:“在統一規則體系下,只需對接電力交易中心、具備當地基礎辦公條件并提交相關材料,跨省經營無障礙。”
“云南綠證價格曾長期低于市場均價約10%,此為其核心競爭力所在。”胡偉恩介紹,依托云南省豐富的光照與風力資源,該公司綠證交易量在2023年至2024年實現了連續翻番。”
“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啟動后,對我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胡偉恩補充,“售電公司必須更加注重精細化運營,深入研究區域內不同省份的電力供需動態、價格波動趨勢,從而制定差異化的銷售策略,把握市場先機。”
“從過去‘我要你怎么干’,到現在讓市場主體‘自己這么干’,以市場這雙無形的手,引導市場主體充分參與區域電力市場建設。做大蛋糕,讓大家共享改革成果,這是市場真正能發展的一個根本原因。”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副總經理陳瑋說。
在南方電網公司市場營銷部高級經理王一的手機里,保留著一張特殊的照片——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建設從廣東起步,2013年12月27日,廣東舉辦首次電力集中競價交易。在廣州清遠的一間會議室里,上百位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代表屏息凝視。
“第一次用這種方式來決定發電企業下個月發多少電,當時大家都很興奮。”王一回憶,現場沒有任何軟件系統的支持,交易完全依靠人工操作。50多家大用戶、20多家發電廠,采用線下競價方式,分別填寫價差,投入各自的收集箱,然后在現場拆封撮合。這看似原始卻充滿開創性的一步,正是電力市場從“計劃指令”走向“市場配置”的生動縮影。
質變
從“機制驗證”到“常態運行”
2025年6月,廣東廣州,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建設聯席會議2025年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連續結算試運行方案。
十年磨一劍,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從起步走向連續結算試運行并非易事,改革共識的凝聚也非一日之功。
王一介紹,關于電力市場的一整套體系都是“從無到有”,出清算法、交易流程、市場主體怎么參與、交易中心負哪些職責,一切都要從頭開始設計。“最初我們積極學習美國等國家的成熟電力市場經驗。純技術的東西可以學,但中外能源稟賦、政策環境完全不同,在改革的過程中,我們最終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摸索出符合南方區域的電力市場規則體系。”
“南方區域電力市場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忙的‘電力超市’之一。 它的‘結賬系統’,也就是統一計算電量和價格的核心技術,規模和計算復雜程度居全球前列。”南方總調總經理黃河介紹,其規模之大體現在三個方面:“超市”的顧客(用電量)超級多,處理的總電量,比英國、法國、德國三個國家加起來的用電量還要大。“超市”的貨架(電網節點)遍布各地,要精確計算超6000個不同地點,想象成超6000個不同的貨架或配送點的電該怎么送、怎么買。“超市”的計算量巨大無比,每次“結賬”(計算價格和分配電量),要同時處理超過上億信息,比如哪里需要多少電、哪家電廠能發多少電、怎么送最劃算等等。就像超市結賬時,瞬間要處理120多萬種商品的價格、庫存和配送路線組合。
從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啟動以來,區域電力市場就是改革的重要目標。2017年,南方(以廣東起步)電力現貨市場入選首批電力現貨建設試點,行業上下將對區域電力市場的期望寄托在南方這片改革熱土上,南方區域電力市場的每一步進展,都牽動著全國電力市場改革的目光。
2022年12月,南方區域電力現貨市場完成首次調電,此后,電力現貨市場全域結算試運行時間從2天、4天拓展到7天,并一步拓展到按旬、按月結算試運行,驗證了多種復雜情況下的市場機制應用情況。到連續結算試運行前,“真金白銀”的結算試運行已開展12輪。
2023年7月區域電力市場建設周例會。
連續結算試運行則意味著,市場機制從“紙上藍圖”走向“成熟定型”,通過連續運行的實踐打磨,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將最終走向正式運行。
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副總經理陳瑋感慨:“過去有人質疑,‘南方區域省間差異大,適合搞區域市場嗎’,經過近幾年的市場建設,恰恰因為這種互補性差異,才讓南方區域市場運作可以產生更大的改革紅利,實現東西部合作共贏。”在他看來,能源結構轉型背景下,如果沒有區域電力市場發揮作用,單靠某個省自身既完成電力保供,又實現清潔能源消納,難度較大。
南方區域電力市場立足南方五省區資源稟賦特征,充分利用電網聯系緊密、供需總體平衡等特點,通過整體設計、協同運營,實現了電力資源的全域優化配置。規則體系兼容傳統能源、新能源、新型儲能、虛擬電廠、售電公司及大用戶等各類市場主體,同時區域統一、分省細化,既保證了規則統一性、又兼顧了各省實際需要。
要達到這種效果,背后是無數精心設計的規則和“勇闖無人區”的突破。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天權”電力市場求解器,保證全世界最大計算規模的電力市場能夠順利出清;引入跨省優先計劃市場化靈活調節機制,促進西部省區電力消納;創新不平衡資金分類機制,設立阻塞、市場、保障類不平衡資金保障市場結算公平合理……
實踐證明,南方區域電力市場能夠發揮釋放更真實、更準確價格信號的核心價值。以2024年為例,6月份西部來水和新能源大發,現貨均價259元/兆瓦時,較一季度供應緊張時降幅接近30%,推動西部清潔能源增送15%;8月份出現汛枯急轉,最后一天均價365元/兆瓦時,較第一天增長34%。
征途
面向全國統一電力市場
2023年第三季度廣東電力市場主體座談會。
2024年南方區域市場化電量10461億千瓦時,占到全社會總用電量的72%。目前,市場注冊經營主體數量已超22萬,約占全國經營主體總數的26%。廣東售電主體總數達441家,居全國首位。云南市場化電量占總用電量的81%,居全國首位。
在區域電力市場價格激勵下,市場主體將擁有更靈活、更經濟、更清潔的選項。如今,海南車主通過跨省交易,首次用上廣西夜間富余風電。貴州的火電發電企業可以根據市場供需、燃料價格等情況調整報價,決定自己的報價策略,為了鼓勵傳統發電企業保持足夠的裝機容量,以確保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而出臺的容量補償機制,讓火電發電企業有時不發電也能賺到錢。
華能廣東能源銷售有限責任公司銷售部經理黃永佳表示:“我們期待通過進一步暢通跨省綠電交易機制,讓廣東企業能更高效、更經濟地獲取豐富多元的綠色電力資源。”
“隨著市場內價格信號更加豐富,讓車網互動、新型儲能、虛擬電廠、負荷聚合商等新興業態的發展更具想象空間,這也是市場化改革帶來的巨大變化”,陳瑋表示,分時電價、峰谷電價、燃煤電廠容量電價等一系列場外的配套政策也在同步推進,共同支撐新能源比例持續提升帶來的系統性變革,共同助力新型電力系統構建。
“隨著南方區域電力市場的建設的不斷深入,新型市場主體將會迎來更多機遇和挑戰。”浙江萬里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儲能技術總監朱小帆表示,“南方區域輔助服務市場信息披露及時、規則透明、參與機會公平,我們非常看好。作為儲能企業我們將不斷磨練內功,積極迎接挑戰,更好滿足電力系統需求。”
2025年5月,廣東佛山,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建設工作專班集中工作。
當市場主體摩拳擦掌、迎接機遇之時,地方政府作為連接頂層設計與市場實踐的關鍵一環,其角色更加重要。云南省能源局總工程師付暉表示,區域電力市場建設是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的關鍵任務,南方區域電力市場有助于真實、動態反映供需關系,促進電力資源優化配置。在電力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新能源占比不斷提高,火電保供調節作用發揮更加充分,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云南省將深度融入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堅決落實“西電東送”戰略,通過區域電力市場建設助力云南綠色能源強省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深化改革中激活云南能源內生動力。
“有為的政府要讓有效的市場變得更加有效,有形的手要讓無形的手變得更加有力。”清華大學教授、能源經濟資深專家夏清表示,當前,電力市場建設已經發展到新的階段,隨著新能源的裝機和發電量占比不斷增加,未來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的規則要統一、通俗、簡明扼要,要講究效率。市場就是要把復雜問題簡單化,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需要集中全社會的智慧開展頂層設計。
夏清表示,南方區域市場積累的經驗、發現的問題都將有效地推動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的建設。對于南方區域電力市場下一步如何建設,他建議,要對中長期的比例和限制規則有所突破,進一步加強數智化對電力市場交易的支撐,未來要創新基于云、邊協同的市場均衡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進一步提高電力市場資源配置的及時性、有效性、精準性。
南方區域電力市場進入連續結算試運行是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初步建成的一項重要標志性成果。隨著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常態化結算運行,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內涵也將更加豐富。2025年3月,廣州電力交易中心與北京電力交易中心成功開展廣西、云南送上海的3月月內綠色電力交易,實現了跨經營區綠電交易機制里程碑式突破,標志著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邁上新臺階。
經過躬耕不輟的實踐,以中長期市場為壓艙石、現貨市場為風向標、輔助服務市場為調節器的南方區域電力市場體系基本建成。改革沒有盡頭,南方區域還將保持改革的銳氣與情懷,為電力體制改革探路筑基,為構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提供關鍵范例。
下一篇:在建特高壓線路項目工程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