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規模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逐步接入,電力系統在供需平衡、清潔能源消納等方面面臨重大挑戰。主動構建適應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是“雙碳”戰略目標指引下實現能源電力領域綠色低碳轉型的必由之路,既是一場革命,更是一場機遇之戰。
根據GWEC的數據,2021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量93.6GW,預計2025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量將達到111.2GW。就累計裝機量情況而言,據GWEC數據,2021年全球風電累計裝機量達到837GW,同比2020年增長12.80%。
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針對新型電力系統的高滲透可再生能源、高比例電力電子設備、高增長的電力負荷需求特點,同樣面臨著諸多挑戰:
一是能源供應。新能源“小發電量、弱穩定性”特點突出,冬夏期間電力需求存在較大缺口。
二是安全運行。系統運行特性日趨復雜,電壓、頻率調節能力方面面臨嚴峻考驗。
三是清潔消納。新能源出力與負荷存在反調峰特性,系統調峰能力明顯不足。
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是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的必然需求,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經。縱觀整個新基建所涉及到的各個領域。從業務拓展方向看,新基建直接帶來電力需求的增加5G基站、大數據中心是新基建的核心內容,數字化市場成為未來主攻方向。《“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出臺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資金保障。預計未來5年數字經濟相關的總投資在15-20萬億元人民幣。在新基建背景下,中國電網快速發展所積累的先進技術、產品和施工經驗,將為全球電網發展帶來新機遇。
未來,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的建設提速,將打破跨省跨區交易壁壘,現貨市場、碳市場、綠電交易將迎發展新機遇;電力現貨市場化交易電量占比將大幅提升,輔助服務費用或破千億。目前中國已經初步建立了覆蓋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交易的電力市場體系;綠電需求或至萬億千瓦時,高耗能行業將成為綠電交易重點市場;全國統一碳市場將帶來千億級市場規模,隨著全國碳市場擴大及歐盟碳稅啟動,將有更多鋁冶煉、化工、鋼鐵、水泥、石化加工、互聯網等高碳高耗能企業進入綠電市場。
據國際能源署(IEA)預測,中國在2020-2060年期間,電力行業快速低碳轉型的同時用電量將增加130%,2030年和2060年的用電量將分別超過9萬億千瓦時、16萬億千瓦時,其中可再生能源電力比重將從2020年的約25%上升到2030年的40%和2060年的80%。據此推算2030年來自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綠電將超過3萬億千瓦時,與2021年我國新能源年發電量1萬億千瓦時相比,未來9年,綠電交易具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EPFF2023電力行業火災防控技術高峰論壇 聯系電話:171 8013 4127(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