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青海電力運維人員在特高壓青南換流站巡視設備。
10月17日,青海西寧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人員賀誠昊坐在辦公桌前,打開流程自動化機器人程序。隨后,該程序通過自動操作無人機巡檢小衛士程序對近期拍攝的輸電線路照片進行上傳和缺陷識別,并直接輸出輸電線路巡視結果,操作簡單高效,結果一目了然。
“流程自動化機器人程序每個月幫我們識別將近1萬張輸電線路巡檢照片,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時間去開展現場工作。”賀誠昊說。
近年來,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著力推進數字電網建設,促進數字經濟和能源產業深度融合,助力青海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和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建設。
2018年1月,國網青海電力在國內率先建成投運首個新能源大數據創新平臺,為新能源企業提供天氣預測、發電功率預測等精準服務,助力新能源企業科學管理、降本增效。2019年,新能源大數據創新平臺升級為青海省能源大數據中心。截至2020年,青海省能源大數據中心服務客戶超過280家,接入新能源場站298座,接入的發電裝機規模達到青海省總裝機的40%。67座電站實現了遠程監測、控制和管理,電站設備預警準確率達到80%,電站管理效率提升20%以上。
目前,在國網青海電力的努力推動下,青海省能源大數據中心已實現電、煤、油、氣、熱5大行業及鋁冶煉、鐵合金、水泥等重點領域的數據匯聚與共享,推出了新能源集中監控、功率預測等23類27項數字產品和服務,有力支撐了青海能源行業數字化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
8月12日,青海省政府與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簽署《加快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戰略合作協議》,明確在電力大數據等技術創新方面加強合作,共同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這為青海省能源大數據中心發展帶來了全新機遇。
國網青海電力緊抓機遇,積極推動青海省能源大數據中心向青海省能源(雙碳)大數據中心升級。全景碳地圖智能管控中心是青海省能源(雙碳)大數據中心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2021年以來,國網青海電力基于內外網數據中臺,匯集青海省22億條用電數據,融合2010年至2020年青海省能源、經濟環境以及企業能源消耗和產能數據,構建了區域、產業、行業、企業、居民碳排放以及清潔能源減排6類電碳測算模型,建成了基于電力高頻數據的碳排放監測分析平臺。該平臺涵蓋了青海8個市州的各大產業和重點行業,能夠準確掌握青海省各區域及各產業整體碳排放情況,精準定位高碳排放行業和重點產業,為政府有關部門制訂相關措施提供研判依據。
今年,國網青海電力共安排了20項重點工作任務,確保高質量推進青海省能源(雙碳)大數據中心建設。按照計劃,到年底全景碳地圖智能管控中心基本建成,智慧能源運行控制中心基本具備對外服務能力,信息數字價值創新中心初步具備碳數據管理、生態運營和業務創新支撐能力。
【數說】
截至2022年9月底,青海電網發電總裝機容量為4348.7萬千瓦,是2012年的3倍。清潔能源并網裝機容量為3956.5萬千瓦,是2012年的3.2倍。新能源并網裝機容量為2694.1萬千瓦,達到了2012年前的20倍,清潔能源和新能源裝機占比分別超過90%和60%。
上一篇:清潔能源入萬家 美麗鄉村天更藍
下一篇: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