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配電設備規模持續增長和運維人員配置不足的矛盾,常州公司依托PMS3.0平臺,進一步深化配電站房智能輔助和配電線路無人機巡視應用,持續為配電業務數智化賦能。
配電站房監測數智化
配電站房智能輔助應用依托PMS3.0平臺的數據支撐,通過搭建統一的輔助設備運行管理平臺,集成各類在線監測元件實時數據并進行梳理及應用。同時,自動生成數據曲線并進行閾值研判,識別出設備隱患后第一時間將告警信息推送給設備運行人員。集成配電站房內所有輔助設備的運行信息,有利于集中監控配電站房內情況,統一各設備信息傳輸方式和規約,提高設備間聯動性,節省值班員人工巡視的成本,降低人工巡檢的出錯率。
目前,PMS3.0上線后已接管智能站房383所。配電站房智能輔助應用解決了以往配電業務被動式運維的痛點。當站房發生用電超負荷過熱引發火災、水浸等環境因素導致設備損壞、設施被盜等情況,嚴重影響系統供電的可靠性時,就可聯動和遠程控制站房輔助設備,及時做出相應預案,防止事故發生,變主動式運維,防患于未然。PMS3.0上線之后,只需要通過配電站房智能輔助應用進行查看,就可以觀測到站房輔助設備的實時數據,并可派發機器人巡檢工單,實現隱患、險情精準預警,提高突發事故分析處理能力,提高站內設備運行的可靠性,有效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促進配電線路在線監測應用向數字化、智能化發展。
配電站房鎖具管理智能化
鎖具智能化管理系統是一套基于軟硬件設備的系統,依托PMS3.0平臺支撐,囊括智能鎖具與智能鑰匙兩大部件,智能鑰匙和鎖具有唯一的識別ID ,鑰匙與人員掛鉤,鎖與箱柜門掛鉤,通過管理員賬號授權配網運維管理人員開鎖權限,運維人員手機登陸i國網后通過藍牙與智能鑰匙連接,開關鎖后記錄開鎖時間、人員、鎖號等信息,并上傳至PMS3.0系統,供管理員后臺調閱。
配網運檢管理的日常工作涉及到多部門或多個外部單位的協同工作,造成傳統鎖具鑰匙外流,都成為安全隱患。鎖具智能化管理模塊的出現,極大的加強了配電設備主人對環網柜設備的管控力度,完善了鎖具、環網柜等基礎信息的管理;管理員在PMS3.0上查看記錄,可以確認巡視人員是否巡視到位、對事故事件進行責任落實等,有效保證生產、作業工作的有序進行。做到鑰匙、鎖、人員和時間一目了然,同時還可實現數據報表導出,可專門查看某把鑰匙開鎖日志或是鎖的被開日志,方便匯報整理。
配電線路無人機巡視智慧化
“程序設定正確,機翼調整完畢,滿足飛行條件,準備起飛!”8月9日,配網智能運檢管控中心依托PMS3.0平臺成功完成了10千伏小廟117線部分線路精細化巡視。
配電運檢中心管轄市區內2316條配電線路,且約47%為架空線路。由于人工巡視時視野角度受限,部分桿上設備巡視及驗收難度大,一些安全隱患難以發現。此外,傳統的無人機巡視耗時費力,巡視結果缺少規范的管理機制,各類資料存儲混亂也是困擾著無人機巡檢應用的難題。
PMS3.0平臺中無人機巡檢模塊的應用將這一難題成功化解。無人機巡檢模塊是建立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前沿技術基礎上的一次新探索,通過PMS3.0平臺調用電網資源業務中臺共享服務,將自主飛行、圖片拍攝、影像回傳、智能識別等各個流程智能化集成,基層班組可充分利用無人機規模化作業優勢,通過可見光、紅外等多種掛載的應用開展驗收、巡視、檢測等業務。
自八月份PMS3.0上線應用以來,配網智能運檢管控中心已依托PMS3.0平臺,通過無人機巡檢模塊累計完成線路巡視376條,發現缺陷及隱患83處。巡檢效率與缺陷發現率得到了雙重提升,架空線路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
下一步工作
接下來,常州公司將持續深化PMS3.0應用,整合巡視、運檢、搶修、配網工程等,推進配電業務全流程貫通,助力基層班組提質增效,為現代設備管理體系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