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要推動人工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構建企業主導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助力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開辟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新賽道。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推進“人工智能+”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了推動人工智能與能源行業深度融合的思路目標,提出了加快能源應用場景賦能的具體要求,為能源行業搶抓人工智能發展重大機遇提供戰略指引。
一、“人工智能+電力”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抓手
通過“人工智能+電網”,實現新型電力系統的“智能運行”。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是新能源裝機占比不斷提升的過程。截止到2025年6月底,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經營區新能源總裝機13.4億千瓦,占電源總裝機46.9%,規模相當于G7國家新能源裝機總量之和;今年上半年新增風光新能源裝機2.2億千瓦。隨著新能源快速發展和廣泛接入,電力系統結構和特性機理發生自有電一百多年來最重大技術變化,生產組織、運行控制面臨的不確定性大幅增加,傳統專家經驗方法難以為繼。人工智能作為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是應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與隨機負荷頻繁互動等新挑戰的重要手段。將人工智能深度融入電網業務,推動傳統依賴系統仿真、方式計算的調度模式向“動態感知-智能分析-輔助決策-實時反饋”的智能運行系統轉變,大幅提升電網感知、分析認知和優化決策能力,輔助解決新型電力系統機理復雜、不確定性高、非線性強的問題,提升電網自主學習、自動計算和智能決策能力。
通過“人工智能+能源新業態”,實現電力行業的“智能運行”。電力行業業務類型多元、體量龐大,具有廣泛的戰略性高價值應用場景需求,迫切需要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前沿數智技術在新能源、水電、火電、核電及新業態等領域深化應用,圍繞規劃建設、設備管理、安全管控、客戶服務、經營管理等業務實現融合賦能,支撐破解能源電力可靠供應、業務提質增效、企業高質量發展等難題,應對新型用能模式不斷涌現、電力消費需求快速增長、供電服務標準逐步提升、精益管理要求持續增強等多重挑戰。以人工智能為核心引擎,從海量數據中提取知識、預測趨勢、優化決策,可以體系化重塑電力行業生產方式和管理模式,賦能電力行業和企業高質量發展。如近年來公司電網規模持續擴大,11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達到131萬公里,很多輸電線路位于崇山峻嶺中,巡檢難度大,公司投入近4萬臺無人機,通過人工智能線路缺陷識別技術,年智能巡檢桿塔1000萬基,減少人工登塔次數40%,巡視效率提升2倍以上,實現了電網運維模式的重大變革,提高了運行效率。
二、國家電網推進人工智能應用取得階段成效
公司堅持以技術突破和應用拓展為主攻方向,確保人工智能建設應用扎實推進、取得實效。
(一)加強技術創新,增強自主創新研發能力
在創新應用總體布局方面,發揮新型電力系統原創技術策源地優勢,強化頂層設計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形成以光明電力大模型為核心的“6541”人工智能總體布局,構建“平臺-模型-裝置”全棧式創新體系,持續提高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
在基礎前沿探索和關鍵技術突破方面,研究建設新型電力系統運行管控平臺,深入推進電網運行認知推理、智能在線優化決策等應用技術突破,公司持續加大專項投入,推動電網運行向精準預測、自動計算和智能升級邁進。
在行業大模型研發方面,堅持“開源+閉源”并舉,基于通用基座模型,建成千億級多模態光明電力大模型,其集成的電力數據、具備的專業功能行業領先,可面向電力生產、建設、管理、運營、科研、制造等全產業鏈提供專業化智能化服務。
(二)強化深度賦能,拓展新型電力系統人工智能應用場景
在賦能電力系統運行管理方面,轉型期電力系統受氣象因素影響日益加深,新能源發電預測和用電需求預測的兩難問題亟需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支撐。公司積極探索人工智能在電力系統運行管理的應用,助力破解新能源發展帶來的電力可靠供應問題。
在賦能電網生產作業管理方面,圍繞電網故障診斷、狀態評價、應急搶修等需求,全網推廣輸電線路無人機巡檢、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等;探索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對特高壓直流設備運行狀態開展智能分析,實現故障智能研判和快速處理效率提升50%。
在賦能客戶供電服務方面,應用95598智能客服,為供電客戶提供業務智能化辦理,累計服務超4億次,優化電力營商環境,推動客戶供電方案智能編制超10萬份。
在賦能公司經營管理方面,探索人工智能在用戶停電原因、投資問效、穿透管理、物資評標等方面的應用,賦能業務提質增效,提升企業合規管理水平。
(三)堅持開放合作,打造協同發展產業生態圈
在央企合作方面,依托新型電力系統技術創新聯盟、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等,聚合發電企業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聯合攻關,推進能源電力技術原始創新。
在民營企業合作方面,創新協同發展與產業融通模式,以高價值場景牽引高質量技術供給,與華為、百度、阿里、大疆、宇樹科技等單位共同設計與實施百余個合作項目。
在高校院所合作方面,與清華大學等單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精準匹配公司發展所需與高校科研所能,充分發揮頂尖人才協同創新作用,體系化搭建電力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平臺。
三、下一步工作考慮
《實施意見》提出,以拓展人工智能與能源領域深度融合應用場景為重要依托,以提升能源領域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技術水平為主攻方向,以健全能源智能化發展的創新體系為關鍵保障,為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公司將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把人工智能作為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動電力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切實做到“四個服務”。
一是服務政府決策和社會治理。發揮電力大數據資源和應用場景優勢,積極運用多源數據融合等人工智能技術,創新開展“電力看經濟”、“電力看雙碳”、“電力看應急”,更好賦能經濟運行和民生改善。
二是服務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發揮新型電力系統原創技術策源地優勢,順應數字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推動先進數字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力系統各環節創新應用,增強氣象、水情及源網荷儲各側狀態感知與分析能力,提升電源、儲能、負荷和電網的協同互動能力,更好保障電力系統安全運行。
三是服務電力行業產業發展。立足當好新型電力系統現代產業鏈鏈長,持續拓展人工智能在能源電力領域應用場景,凝練科學問題,形成場景需求,推動產學研協同、大中小企業融通,更好支撐電力行業人工智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四是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加強公司數字化基礎建設、深化人工智能應用,加快構建新型電網數字化智能化平臺,通過數據治理強化電網基礎管理,通過數據貫通帶動業務協同、實現管理穿透,推動電網作業方式、服務模式、企業治理全方位優化重塑,更好服務世界一流企業建設。
下一步,公司將繼續深入落實國家“人工智能+”行動部署,推動《實施意見》落地落實,進一步推進人工智能在新型電力系統融合應用,深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為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和電力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國網力量。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副總信息師 吳杏平)
上一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