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今年第1號臺風“蝴蝶”與南海季風云系影響,廣東省多地發布暴雨紅色預警。預警發布后,在廣東電網公司佛山供電局三水供電局營配指揮中心的大屏上,涉及9個系統的數據實時滾動。
“影響設備清單及范圍、風險分析、預警措施等信息一目了然,原本值班員超過半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淼芯+’把防災響應速度提升至分鐘級!”讓廣東電網公司佛山三水供電局營配指揮中心副經理吳沛杰卸下了不少壓力的,正是該局自主研發的智能決策系統——“淼芯+”AI助手。
智能抓取預警報文,全面分析服務區內線路設備因災受損情況,自動分析因災停電線路處置所需信息并跟蹤恢復過程,自動叫停存在氣象風險的施工作業,自動生成易澇片區應急方案,并在elink工作群上同步通知生產、營銷、安監等多部門工作人……這些都是“淼芯+”力所能及的事。
“RPA機器人的‘智力’和‘算力’已經滿足不了營配業務的需求了?!?025年初,Deepseek熱潮點燃了佛山三水供電局營配指揮中心值班員歐智樂的AI夢,“我想打造一個AI營配指揮值班員,讓它成為營配協同、基層減負的智能助手?!睔W智樂說。
短短兩個月,該局基于南方電網的大模型“大瓦特”,整合企業電力知識庫和2個AI區縣局營配應用場景建設,自主研發“淼芯+”,將業務判斷邏輯與智能體算法融合,以“合力+智力+算力”促進營配業務全鏈條數智化升級。
“我們自主研發的‘淼芯+’AI助手已經實現全流程無人化作業,打破了生產、安監、營銷等多個專業的數據壁壘,構建起16項業務模型,能對數據進行實時智能分析,并定制個性化解決方案,基于客戶訴求工單、報障工單等歷史數據分析做出問題預警,為專業部門及供電所‘圈出工作重點’?!狈鹕饺╇娋譅I配指揮中心經理程志秋指著作業監控大屏幕解釋,預計“淼芯+”每年能分析數據超1.8億條,節約超1.5萬工時。
“當時10千伏基白線因強對流天氣跳閘,‘淼芯+’在1分鐘內完成故障拓撲分析,瞬間標定最小故障區段,同步推送影響用戶清單及敏感客戶畫像,并自動提示相關部門、供電所安排金牌客戶經理靠前管控、安撫客戶。”回想起“淼芯+”上崗的第一天,歐智樂收到了魚塘主陳錫堅的點贊好評:“我都還沒發現停電,就接到供電部門電話提醒,搶修進度、發電車接等信息都會及時傳遞給我,我們養魚更放心了?!?/span>
據統計,“淼芯+”入職三個多月來,佛山三水供電局10千伏中壓故障定位效率提升85%,客戶訴求一次解決率提升至100%,臺區重過載治理風險預警準確率達100%。
“‘淼芯+’還能實現作業計劃智能編制、報障工單一站式處理、兩票填寫等6項業務作業智能跟蹤處理,把基層人員從重復性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投入現場技能提升中去?!睔W智樂說。“現在每個月再也不用花2—3天編制作業計劃,也不用專門留員在辦公室簽收處理報障工單,這些重復工作都能放心交給‘淼芯+’?!狈鹕饺畼菲焦╇娝潆娺\維一班副班長關帥感慨地說。目前,佛山三水供電局已通過“淼芯+”減少值班人員處理工單用時80%,值班人員現場工作時長增加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