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國網電力空間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電網遙感衛星虛擬星座投入試運行。這標志著該公司成功構建衛星、直升機、無人機協同的空天立體監測網絡,顯著提升電網災害預警與應急響應能力,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技術支撐。
為了補足直升機、中大型無人機易受天氣影響和空域限制的短板,國網空間技術公司構建百顆級的電網遙感衛星虛擬星座,從數據獲取、處理、分析應用方面開展技術攻關。在數據獲取方面,該星座通過深度集成國內外144顆光學、雷達及高光譜衛星資源,實現百顆級衛星統籌智能調度,使可見光影像分辨率達0.3米,雷達影像分辨率達0.5米,任務響應至數據獲取時間從傳統的1~2天縮短至2~8小時。在數據處理方面,該星座建成全流程自動化處理流水線,實現“光學+雷達”數據融合,在霧天仍可保障毫米級地表形變監測能力。數據分析應用方面,該星座搭載人工智能識別模型,可高頻次、大范圍、高精度、智能化監測輸電線路通道內超高樹障、違章建筑、林草山火等隱患,并自動生成分析報告,使地質災害重大隱患的早期識別準確率超90%。
國網空間技術公司將持續提升電網遙感衛星虛擬星座的智能化水平與預警精度,深化衛星遙感與物聯感知、直升機、無人機數據的多維多尺度融合,充分發揮空天立體監測網絡的協同應用優勢,為大電網安全可靠運行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