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冀北唐山供電公司路北供電中心員工陳濤和胡振波來到北新道,巡檢最近投運的10千伏老年大學開閉站。該站位于唐山勞動公園旁,外觀深綠色與淺灰色巧妙搭配,站體周圍鋪設綠色草坪,與公園內的林木自然融合。“我們在設計時注重開閉站與城市景觀的協調性,確保能夠更好地融入環境。”陳濤說。
開閉站是用于接收和分配電能但不改變電壓等級的設施,承擔著電力接收、分配和故障隔離的任務。傳統開閉站占地面積大、建設周期長、自動化程度低。為此,唐山供電公司與相關單位協同開展技術攻關,致力于研發集成化、智能化的新型箱式開閉站。研發團隊通過優化結構設計、高度集成設備,在保障開閉站原有功能的基礎上縮減了設備體積;在智能監測、遠程控制、故障診斷等關鍵領域加強技術集成與系統開發,提升了設備自動化水平。
在建設過程中,傳統開閉站需經歷土建、設備安裝、調試等多個環節,耗時較長,且現場施工噪音大、建筑垃圾多。新型箱式開閉站則采用工廠預制化生產模式,箱體及內部設備在出廠前就已完成組裝和調試,運抵現場后僅需開展基礎施工、箱體吊裝及電纜對接,工期縮短約60%。相較于占地面積超200平方米的傳統開閉站,新型箱式開閉站占地面積僅需20~80平方米,可靈活嵌入綠化帶、街角等零散空間,減少了占地。
“以前建開閉站,挖基坑、砌墻、現場安裝設備,前前后后至少要3個月,遇到雨季,工期更要延長。”陳濤介紹,“現在不一樣了,新型箱式開閉站的主體在工廠就預制完成,運到現場后像‘搭積木’一樣吊裝、接線和調試,最快1個月就能送電。10千伏老年大學開閉站從開工到通電只用了28天。”
智能化是新型開閉站的顯著優勢。傳統開閉站需專人定期到站巡檢,而新型箱式開閉站具備完整的“三遙”(遙測、遙信、遙控)功能,實現了遠程監控與無人值守。遙測系統實時采集電壓、電流等關鍵參數并上傳至監控中心,以圖表形式集中展示數據,助力運維人員遠程掌握開閉站運行狀態,支撐負荷精準預測與動態管理。遙信系統實時監測開關位置、保護動作,一旦出現跳閘或門禁異常,立即向調度平臺和移動端發送告警信息,幫助運維人員快速定位問題。遙控系統支持遠程分合閘操作,一旦出現線路故障,能自動判斷并在幾十毫秒內完成故障段切除與非故障區供電恢復。
唐山供電公司計劃在全市范圍內建設67座新型智能開閉站,其中中心城區25座,優先覆蓋城市廣場、商業中心等對供電可靠性要求較高的區域,通過逐步替換原有老舊設施全面推進智能高效、可靠現代的配電網建設。
上一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