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華電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實用化電力“發-輸-變-配-用”碳排放計量系統在浙江省衢州市龍游縣成功投入運行,為碳核算和碳核查提供了全鏈條的精準計量手段。
該碳排放計量系統實現了電力“生產-傳輸-消費”全周期的碳足跡追蹤,通過電碳表實時更新電碳排放因子,實現每千瓦時電量的碳排放數據計量。該系統允許相關企業迅速查詢特定時段內企業的電碳排放因子,并計算用電引發的間接碳排放量。
據介紹,碳排放計量系統由碳計量監測微應用和電碳表兩部分組成。碳計量監測微應用基于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研發,包括檔案管理、碳排放數據采集、電碳數據查詢和碳流動態監測等功能。電碳表則具備電能計量和碳排放計量功能,目前已安裝在華電龍游燃氣熱電廠等6家發電企業的機組并網關口,以及220千伏石窟變電站等2座變電站高壓進線側,同時還在龍游太平紙業等4家企業的進線側完成了安裝。這些電碳表實時采集電力系統各級站點的電量情況,根據碳計量監測微應用提供的上級節點電碳排放因子,計算本級節點的電碳排放因子和碳排放量,并通過通信鏈路上傳到主站,實現了電力系統全鏈條碳排放的精準計量。
在2022年10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9個部門聯合發布了《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以推動具備條件的行業從宏觀的“碳核算”過渡到精準的“碳計量”。傳統電力碳排放測算通常基于固定的平均電碳排放因子,而這難以反映出碳排放因子的時間和地域差異。在碳排放計量系統投運后,使用區域客戶的碳排放因子最高值較2022年度全國電網平均碳排放因子推薦值降低了50.9%。該系統的運行使得碳排放數據更為準確,適應了“雙碳”背景下企業對碳核算和碳核查的高要求。